瀏覽人次: 718

暴雨警告修訂的反思

By | 07/08/2020

(註:本文亦於澳門日報同時刊登)

本澳的暴雨警告於一九九二年設立,至今已進行多次修訂。設立初期分為紅黑兩色,分別表示兩或三小時內錄得五十或一百毫米雨量。警告於二零零四年修訂為單一警告,表示兩小時內錄得五十毫米雨量。警告一直運作良好,但有市民表示希望加強預警。因此氣象局於去年九月引入「二十毫米大雨提示」,表示一小時內錄得二十毫米雨量,作為發出暴雨警告前的提示。而氣象局於今年六月公佈暴雨警告的進一步修訂,重新引入黃紅黑三色,分別表示一小時內錄得二十、五十及八十毫米雨量,新修訂將於九月一日實施。

從定義而言,新的暴雨警告發出標準比之前嚴格,因為一小時錄得五十毫米雨量將較兩小時錄得五十毫米困難,意味著發出紅色暴雨警告的次數將較現時發出暴雨警告的次數為少。而新加入的黃色暴雨警告其實相當於現時的「二十毫米大雨提示」,只是後者不為市民廣泛認識。

氣象局表示期望新的暴雨警告能提高預警性,但同時表示紅色及黑色暴雨警告可以直接發出及取消,這做法可能造成混亂,與期望背道而馳。另一方面,八號或更高風球下不發出暴雨警告,兩者其實是不同的概念。風球是警告破壞性風力,暴雨警告是警告短時間大雨,兩者目的不同。雖然八號風球下市面運作已經停頓,但部分公職人員及市民仍要上班及出勤,有必要提醒他們暴雨帶來的危險。

暴雨的特點是:影響範圍小,雨勢大但持續時間短。暴雨過後有陽光甚至天晴並不罕見。現時全球最準確的天氣預報模式是利用超級電腦進行運算,預測地球上固定地點(稱為網格點)的天氣,但點與點之間的距離接近十公里,遠大於暴雨的範圍,因此只能預測大範圍的降雨情況,對個別地點的雨量無法準確預測。

影響本澳的暴雨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有組織的雷雨帶由西或西北面接近,稱為颮線。由於本澳會轉吹西北風,因此亦稱為西北石湖或石湖風,通常出現在冷鋒或低壓槽過境的情況。颮線的移動比較穩定,影響本澳的時間較易估計,但颮線經過幾百公里後,可能在接近或橫過本澳時減弱,出現虛報的情況。

第二種暴雨是由雷暴單體(或稱對流單體)於本澳上空或鄰近地區形成並移入本澳,令雨勢迅速增強,通常出現於低壓槽徘徊廣東沿岸或西南季候風的情況。由於大氣不穩定,加上日出後太陽熱力作用令空氣上升,因此經常在早上發生。雷暴單體形成及消散迅速,預測相當困難,只能靠分析天氣雷達影像進行實時評估,漏報或虛報的風險相當高。

暴雨警告每年都會引起爭論,原因不外乎是虛報或漏報。虛報的影響比較小,而且一個警告要有預警性,一定要接受有虛報的可能,否則每次雨量達標才發出警告,就失去警告的意義。本澳雖然面積細小,但不同地區雨勢可以出現很大差異。例如澳門半島下暴雨而氹仔無雨,暴雨警告發出時就應該考慮最受影響的市民。至於漏報,原因如前所述,假如雷暴單體在早上出行時間才形成,現時科技是無法在早上六時三十分前作出預警,只能按實際情況發出警告。

本澳地勢比較平坦,暴雨對本澳帶來最大的影響是水浸,山泥傾瀉的風險較低。但一個地區是否水浸,除了雨量外,地勢及排水系統的效率也很重要。本澳數十年來排水系統一直未有明顯改善,假如街道的渠口被垃圾阻塞(特別是每年第一場暴雨)或遇上天文大潮,情況將會更差。只要雨勢稍大,即使氣象局未發出暴雨警告,街道已經出現水浸。參考香港的例子,興建地下蓄水池可以有效改善水浸情況,只是本澳遲遲未有動工。

大自然變化有既定的規律,雖然科學家不斷努力,仍然無法準確預測。暴雨測不準,颱風路徑有偏差,地震和海嘯帶來破壞及傷亡,這些都是事實。暴雨為出行帶來不便,但我們不能奢求每天都是晴天,假如烏雲密佈甚至開始下雨,我們又無法延遲出行的話,提早出門、改變出行路線、帶備替換衣服鞋襪等,都是可行的做法。人必須學習與大自然共處,盡自己的責任,不應將天氣變化當作麻煩或與個人利益掛勾。

澳門氣象學會會長
方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