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6,761

潭美會像山竹一樣嗎?

By | 24/09/2018

圖、文:方志剛(澳門氣象學會會長)

9月16日澳門受熱帶氣旋山竹吹襲,氣象局懸掛十號風球。個多星期後,西太平洋出現另一個熱帶氣旋潭美,來勢洶洶,網上甚至有人預測潭美會像山竹一樣正面吹襲澳門。


圖:2018年9月14日上午8時熱帶氣旋山竹(上)及2018年9月24日上午8時熱帶氣旋潭美(下)的紅外線衛星雲圖(來源:台灣中央氣象局)

衛星雲圖是監測熱帶氣旋必須參考的資料。雖然潭美在西太平洋迅速增強,有迫近超強颱風的趨勢,但在衛星雲圖上,潭美覆蓋的面積(即所謂「環流」)明顯比山竹為小。熱帶氣旋風力影響的範圍與環流大小成正比,環流越大,強/烈/颶風圈越大(即吹強/烈/颶風的半徑範圍,對應3/8/10號風球)。因此潭美不會像山竹那樣,能在遠距離引致澳門吹烈風。


圖:2018年9月14日上午8時(上)及2018年9月24日上午8時(下)地面天氣圖(來源:香港天文台)

參考地面天氣圖,潭美與山竹的天氣圖看似差不多,移動路徑會相似嗎?雖然兩個熱帶氣旋出現時間相距只有十日,但其實天氣已經出現變化,華北地區氣溫開始下降,空氣下沉形成高壓區(出現在天氣圖上方),寒潮即將南下。雖然九月份的寒潮一般只影響華北地區,即使南下至廣東省已經明顯減弱,不會引致明顯降溫,但寒潮南下會影響熱帶氣旋的路徑。

熱帶氣旋像一個甜甜圈,水平範圍有幾百公里至千多公里,垂直距離只有十多公里。推動熱帶氣旋移動靠大範圍的氣流(即所謂「引導氣流」),而最有效的引導氣流一般出現距離地面5-6公里的上空。下圖為山竹及潭美出現時的500百帕高度(距離地面約5.5公里)風向圖:


圖:2018年9月14日上午8時(上)及2018年9月24日上午8時(下)500百帕風場圖(來源:Earth)

我們經常聽到的「副熱帶高壓脊」,是勢力最大的引導氣流。山竹位於副熱帶高壓脊以南,因此可以穩定向西移動進入南海。但隨著北方冷空氣增強,高空會轉吹西風,形成「西風帶」。寒潮南下前,西風更會形成弧度,即「西風槽」,令副熱帶高壓脊斷裂、減弱及東退。熱帶氣旋失去了副熱帶高壓脊的帶領,會變得移動緩慢,並逐漸向北進入西風帶。

現時各地官方氣象機構依靠超級電腦的運算結果來預報熱帶氣旋路徑,但超級電腦對西風槽強度的預報及副熱帶高壓脊的影響仍未能充分掌握,運算結果經常改變,令預報路徑不斷改變。我們不應過早下判斷,並且要持續留意預報路徑的變化,才能客觀評估熱帶氣旋帶來的影響。


圖:2018年9月23日晚上8時歐洲ECMWF數值預報模式(上)及美國GFS數值預報模式(下)對潭美的預報。藍色是各種可能出現的路徑,紅色是最有可能的路徑,綠色是所有路徑的平均。顏色覆蓋範圍代表中心進入當地120公里範圍內的機會率(來源:NO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