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1,516

雲的辨認

By | 04/05/2023

☁️ 雲是漂浮在大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隨天氣變化而發展,形態千變萬化,是天氣的重要元素。由於有些雲會下雨,有些則預視好天氣,因此觀察雲的變化是預測天氣的重要環節。

🔸 澳門城市大學和澳門氣象學會合作,成功以人工智能的方法來分辨雲,該研究已經發表於 Applied Sciences 國際期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下載看看。
Li Z, Kong H, Wong C-S. Neural Network-Based Identification of Cloud Types from Ground-Based Images of Cloud Layers. Applied Sciences. 2023; 13(7):4470. https://doi.org/10.3390/app13074470

🔸 澳門氣象學會亦創建了《澳門的天空》Facebook群組 https://bit.ly/3h4wkQ5 ,讓大眾能欣賞和分享更多雲、天氣和天空等題材的照片和短片。


🔸 回到正題,現在教大家以最簡單的方法來分辨雲,雲有十雲屬,即 10 種主要的類型 (積雲、層雲、層積雲、雨層雲、高積雲、高層雲、卷雲、卷積雲、卷層雲、積雨雲),雲的名稱在字面上都包含:積、層、卷、雨、高,形象化一點來說:
積 – 一舊舊
層 – 一片片
卷 – 一絲絲
雨 – 會下雨,較厚較黑
高 – 出現的高度較高

如果組合來看,例如:
積雨雲 – 一舊會下雨,較厚較黑的雲。
層積雲 – 一舊舊連成一片的雲。

因此,用上述方法和說明圖,分辨雲應該會比較容易吧。下次欣賞雲的時候,大家同時可以試一試分類。至於,每一種雲的詳細特點、能預視什麼天氣,請看以下內容:

☁️ 積雲 Cumulus (Cu)
雲族: 低雲族
高度: 雲底在 500 至 2000 米,雲頂可發展達 6000 米
成份: 水滴
特點: 一塊塊獨立地飄在天空上,底部平坦灰暗,頂部凸起,形狀像是蓬鬆的棉花。太陽照射下,有雲的影子。積雲是雲的第一印象。
天氣: 天氣晴朗的標誌,一般不會下雨。但若發現中午過後的積雲,高度發展得越來越高,就可能演變為積雨雲,說不定突然下起傾盆大雨。

☁️ 層雲 Stratus (St)
雲族: 低雲族
高度: 雲底 500 米或以下,甚至連接地面
成份: 水滴
特點: 一大片、均勻、平坦、模糊、灰白色的雲層。層雲是雲屬家族中離我們最近的一員,有時甚至會連接地面、山林,出現雲海。如果看到籠罩在地平線上,貌似觸手可及的迷霧,那就一定是層雲。
天氣: 陰天有毛毛雨,能見度較低,雲底覆蓋高樓大廈,相對濕度高。

☁️ 層積雲 Stratocumulus (Sc)
雲族: 低雲族
高度: 雲底在 2000 米或以下
成份: 水滴
特點: 外表像是將許多棉花鋪滿在一個大盤子上。底部平坦、低矮、一大片、向橫發展是層積雲的代言詞。呈乳白色,通常帶有暗灰色的部份。
天氣: 薄的層積雲一般表示天氣較為穩定。若發現層積雲逐漸加厚,雲底降低,則表示天氣將有變化,可能出現小雨的天氣。

☁️ 雨層雲 Nimbostratus (Ns)
雲族: 低雲族、中雲族
高度: 雲底在 500 至 2000 米,雲頂可發展達 6000 米
成份: 水滴
特點: 一大片覆蓋全天、陰暗、厚重、完全遮蔽太陽的雲層,並會持續下雨。
天氣: 天空烏黑一片,常常下一整日的持續降雨。

☁️ 高積雲 Altocumulus (Ac)
雲族: 中雲族
高度: 出現在 2000 至 6000 米
成份: 水滴和冰晶
特點: 中層大氣最常見的雲。大多是白色的小雲塊聚集而成,排列整齊。天空中呈現平行排列的雲,看似綿羊的毛或鯖魚的鱗片,因此也被叫做“羊背”或“魚鱗天”。
天氣: 薄薄的、透光的高積雲,天氣一般是晴朗、穩定。若高積雲逐漸增厚,透光度減少,則說明天氣轉變,可能帶來降雨。

☁️ 高層雲 Altostratus (As)
雲族: 中雲族
高度: 出現在 2000 至 6000 米
成份: 小水滴和冰晶
特點: 一整片分佈均勻、沒有明顯輪廓、灰色或藍灰色的雲層。覆蓋部分或全部天空時,天空灰暗,但仍能隱約看到雲層後面的太陽。
天氣: 天氣可能轉壞。廣東諺語“雲幕均勻滿天空,若無颱風也有水沖”,意思是若發現雲層變厚,正是降雨的預兆。

☁️ 卷雲 Cirrus (Ci)
雲族: 高雲族
高度: 出現在 5000 至 13000 米
成份: 冰晶
特點: 一絲絲、白色、透光、薄薄的高雲。拉丁語中是“卷髮”的意思,常見的形狀還有像馬的尾巴和羽毛,給人輕飄飄的感覺。
天氣: 天晴。諺語“天上花花雲,地上曬死人”,若發現卷雲滿天,將是穩定、晴朗的好天氣,可放心的出門與洗衣。

☁️ 卷積雲 Cirrocumulus (Cc)
雲族: 高雲族
高度: 出現在 6000 米或以上
成份: 水滴和冰晶
特點: 雲體是所有雲屬中最小,呈白色透明,通常是排列整齊的小顆粒、細小雲塊,一般與卷雲同時出現。飛機尾跡,俗稱“飛機雲”,也歸類為卷積雲。
天氣: 預示附近有低壓槽、熱帶氣旋或鋒面的存在,可能出現降雨大風。諺語“魚鱗天,不雨也風顛”和“雲亂如麻絲,風雨來不小”就是這意思。

☁️ 卷層雲 Cirrostratus (Cs)
雲族: 高雲族
高度: 出現在 6000 至 9000 米
成份: 冰晶
特點: 一片薄薄、透光、白色或灰白色的雲層。若太陽或月亮被卷層雲覆蓋,其周圍很可能找到一個完整的“光環”,這“光環”稱為“日暈”或“月暈”。
天氣: 卷層雲不會降雨,但卷層雲常常出現在雨層雲的前方,預兆有降雨大風的可能。諺語“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就是這意思。

☁️ 積雨雲 Cumulonimbus (Cb)
雲族: 直展雲族
高度: 雲底在 2000 米或以下,雲頂可發展達 13000 米
成份: 水滴、冰晶(雲頂)
特點: 底部平坦灰暗,垂直跨越低層、中層和高層的雲族,能發展至對流層頂。雲頂常有四散的卷雲,像工匠使用的鐵砧,因此被稱作雲砧。整體看似巨大的白色蘑菇、城堡,給人帶來大雨將臨的壓迫感。
天氣: 積雨雲會帶來突如其來的大驟雨、雷暴和強陣風,有時甚至會產生冰雹或龍捲風,因此大家要特別留意。

註1:由於不同緯度、高度、地區形成的雲都有不一樣的特性,上述內容是以澳門為觀察點。
註2:一整片天空可能出現 1 種或以上的雲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