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量是雨水在地面累積起來的“高度”,澳門使用的單位是mm(毫米)。紅色暴雨警告信號的定義是一小時錄得約 50 毫米雨量,不要少看這 5 厘米,如果全澳門都下 5 厘米的雨,那是很多的水呢!
簡單來說,實際總水量的概念 = 降雨深度 X 受雨面積
由於雨量對我們的農業、生活、出行等等都息息相關,因此從古至今人類會有不少測量雨量的儀器。
🔸 古代,中國測量雨量的儀器有很多,比較正統的是用黃銅製的尺來測量,而西方是用一個有刻度的玻璃容器,好像一個大的實驗室量杯。
🔸 現代,電子翻(傾)斗式雨量是最為廣泛使用,內有 2 個小的盛水容器,當雨水達到一定容量或重量時,便失去平衡而傾倒,好像蹺蹺板,每一次傾倒就會有一次記錄,雨量就是容器大小 x 記錄次數。
🔸 澳門,使用的翻斗式雨量內的容器大小是 0.2 mm,所以大家會見到澳門雨量都是0.2mm起跳,而雨量尾數(小數點後)不會是”單”數。
關於水浸問題,大自然的土地會吸收水分。隨着人類發展,興建了很多建築物和道路,使土地吸水能力降低,水逐漸積聚起來,形成水浸。同時,有地勢的話,水向低流,所以低窪地區的水浸會較為嚴重。